白話解
整體來說
只有原文可以看
翻譯的地方有很多讓我覺得不倫不類
所以還是跳過得好

脾胃論算是李東垣的讀書心得
全書內容大致分為三部份
第一部份李東垣很努力地到處引書
從內難經到傷寒金匱
很努力想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
像九竅通於胃 胃為生之本等等
不過大多是出自內難經
傷寒金匱就只佔一小部份
大概是因為以仲景的角度來看
重要的是陽氣 而不是單一臟腑
所以李東垣稍微踢到一點鐵板

另外李東垣超愛天人相應
一直在講運氣對應人體的情況
只是在冷氣機盛行的現在
我想節氣也不得不折服於科技

第二部份則是無盡的陰火
值得一提的是李東垣所說的陰火
與朱丹溪所講的陰火或相火並不相同
朱丹溪的相火並不是病理性的
而是一種生理上的動力
也就是內經中所謂的少火
但因為相火這個名詞大多被後世醫家用來指病理性的火
又因為丹溪一天到晚把「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掛在嘴邊」
所以有些人就誤把這裡的相火當做陰虛火旺
以為是陰虛造成的陽亢
而李東垣的陰火在書裡大多稱為心火
初學者如果直接看可能會誤以為是在講心陽
但其實是指因氣虛產生的氣滯 再因氣滯化熱所造成的火
這部份所出的分幾乎都有人參 黃耆 甘草
根本上的治則仍然是建立在補中焦
另外李東垣認為這種火不宜用苦寒清之
應以柴胡 升麻之類的藥升散
他的根據應是出自內經中的那句「火鬱發之」
但「發之」到底是指什麼手法也沒有定論
很多人贊成是指汗法
但不少醫家也有其他看法
至於其他再根據是否兼夾它邪隨證加減
如風邪多用羌活 防風 荊介
濕邪則用五苓散兄弟
熱邪偏好黃芩 黃柏
痰多以陳皮 半夏治之
血虛則加當歸 芍藥

而脾胃受傷後
可從一開始的熱中 久了變為寒中
或者傷及下焦而成痿
這個觀念倒是非常值得讚賞
可說和仲景陽明病篇有異曲同工之妙
仔細看陽明病篇不難發現
其中並非全是屬實的熱證
也有許多轉向太陰的條文
只是東垣治痿仍認為是濕熱所造成
狂用黃柏 蒼朮
這倒是讓我覺得滿敢的

不過李東垣有時候會話講一講發現沒辦法自圓其說
然後就假裝是失智老人忽略前述
像對於中暑與中熱的差別
本來看到中熱是因身勞汗出耗傷太過所造成 屬於陰證
這段讓我開心了一下
這不是和西醫所說的熱衰竭很像嗎
也許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不過馬上說應給與蒼朮白虎湯治之
實在讓我覺得裝笑維
好歹用一下黃耆人參湯吧
不然之前講的是說爽的就對了
看在他後面提到五苓散有說可治中暑渴飲
勉強算扳回一城
只是 根據前面所說中暑與中熱的差異
應該是稱為中熱渴飲比較恰當
唉 中醫的通病
愛玩文字遊戲
玩到後來就忘了到底什麼是什麼

最後一部份就是亂吃造成的各種食傷 飲傷
包括解酒的葛花解醒湯
還有號稱治一切酒食所傷 心腹滿不快的雄黃聖餅子
讓我覺得最屌的就是用酒送服
用酒配藥的目的該不會是怕瞬間停止喝酒會造成戒斷症狀群吧

另外這部份扭轉了我對李東垣的印象
原本以為他就是不停的補中焦
不過他對於冷食積攻下倒是不手軟
這點大概是建立在六腑以通為用 實邪不去正氣難復
其中有趣的是攻下李東垣喜歡用巴豆
但很少用到大黃
在前面很多加減法講到大便不通時
也比較偏好使用當歸梢 或者元明粉
我想這應該與他認為脾胃大多為虛損有關
所以會覺得大便不通多因血虛所引起
攻下也覺得辛熱的巴豆比較合拍
不過我倒是覺得巴豆雖能攻下
但終究少了大黃苦入血分活血的作用
無陰難以化陽 只好搭配木香 枳實的行氣藥硬推

不過李東垣治腹痛倒是挺屌的 竟然加米殼(罌粟殼)
簡直就是用麻醉藥作弊...

整體來說脾胃論提到的諸多症狀
像手足煩熱 多唾
其實以傷寒金匱的角度來看都是脾虛的症狀
老實說是否須要清熱或治濕
還有探討的空間
而李東垣許多用藥的構想都是出自內經
但有時候讓人覺得引用的沒道理
反而覺得為了配合內經所說的治則在丟藥
像風能勝濕所以加羌活 欲降者必先升之所以加升麻
這樣開對病情有多少幫助
我想也是很值得研究的

看完之後我有一種感覺
就像佛心仲說的 中醫是用RULL IN的方法架構的
所以有太多論點可以支持你的說法
但事實是否真如我們所推論的那樣 恐怕就不見得了
這也更讓我覺得
也許有時候 我們的想法只是一種偏見
事實 未必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ly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